(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各地启动产业园区建设以来,政府投资性资本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形成了建设一个园区、聚集一批企业、繁荣一方经济的局面。”7月11日,在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常委、致公党河南省委会副主委赵淑红在代表致公党河南省委会发言时说。
图为赵淑红发言/李思豫 摄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河南省共有城投公司391家,数量暂列全国第13位。省级共设立新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22只,总规模2154亿元,累计直接投资项目852个。“在政府投资性资本的撬动引领下,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产业集群培育得到全面快速发展。”赵淑红介绍,全省166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达到55%,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对全省工业利润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对全省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90%以上。依托开发区,全省已经培育出1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27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但在致公党河南省委会看来,河南省政府投资性资本在园区建设运用中也存在投融资平台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投资效率较低,资本产业投入强度不高,供需匹配较弱等问题。
“当前,我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进入提质增效、全面升级的发展阶段,更需要政府投资性资本的强力推动。”赵淑红说。
为此,致公党河南省委会建议,强化政府投资性资本的使命担当,发挥推动园区发展的引导作用。“未来国有投资公司将继续主导产业园区行业的发展走向。”赵淑红解释说,传统财务投资模式难以适配重大产业项目和产业链关键项目高投入和长周期的发展特性,国有平台公司要通过深化改革提升管理运营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在投早投小和产业集群集聚上强化政府投资的使命担当,做“耐心资本”,以全周期陪伴的长期思维为产业投资项目提供资金、资源、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以产业的高质量带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如何增强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做大做强政府投资性资本。”赵淑红说,建议创新政府平台投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增加资产规模,做大现金流、提升信用评级,增强融资能力。同时,要大手拉小手,充分发挥省级平台公司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盘活市县两级园区存量低效资产,加快探索国有投资公司资产证券化有效路径。要在专业人才引育和政府平台运营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建好专业化的队伍,坚持产业导向,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实现“投有产出育集群,退有收益成活水”,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
致公党河南省委会还建议,优化政府投资性资本运作的顶层设计,打造资本发挥作用的良好生态。“建议从省级层面出台更加明确的、操作性更强的纲领性文件,完善激励、考核评价体系。”赵淑红说。同时,建立联动机制,确保政策制定、监督考核和审计监察等各部门之间信息畅通,打造“愿投、敢投、会投、能投”的良好环境。坚持外部考核评价与内部能力建设同向发力,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多层次基金框架体系,搭建基金项目对接共享平台,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动金融与产业资本的循环畅通。